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米品牌电商运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小米品牌电商运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米公司生产经营特点?
小米有品主营生活家居领域商品,目前已扩展至家居、日用餐厨、家电、智能、影音、服饰、出行、文创、健康、饮食、洗护、箱包、婴童等18大类商品品类,超过2000个SKU。每个品类的商品少而精,延续了小米专门打造“爆品”的模式。
从线下的布局发展来看,小米有品加速线下布局,线下实体店相继落地。线下实体店的布局打通了有品了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壁垒,成为一大优势,同时线下线上的结合也将有助于小米有品打造品牌认知度,促进小米有品更好的发展。
较低的价格,较高的配置,优秀的性价比,吸引众多消费者,黏住中低端消费者。
除了手机相关业务外,其他产品以产品种类多,覆盖面广,满足大量客户不同需求为主要方向,打下市场基础,再进行深耕,研发高品质、高配置、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经营模式的线上抢购,大促销和实体经济线下经营各有什么优势?
我对小米经营模式有一点小研究,说的不对希望不要喷。。。
小米起家靠所谓饥饿营销,当时国内手机厂商据我所知还没有这么玩的,当时1999的手机肯定是赚不了多少钱的,但是真正能1999买到的人又有多少?记得当年发布小米1,我也12点坐在电脑前等抢购,可以说是瞬间没有了,但是很多地方加价的渠道就很多,当时已经有点疑问,后来,几乎所有型号,所有手机厂商都这么玩才慢慢发现,说不定这些加价放货的人就是他们公司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方式被很多消费者诟病,小米变成了订购后隔段时间发货。例如1月10日发布,当天就能订购,但是2月1日才陆续发货,能真正按原价买到手,差不多已经要3月了。完美的搞了个时间差。我们逛商场,经常看到有一件9折,两件8折的活动,手机厂商采购原件,肯定也会这样,同样的骁***35,买10万个和100万个那价格肯定不一样,所以小米通过预订来提升销量,量达到一定程度,他就可能有足够的资本跟上游原件厂议价,刚开始的单可能利润不高,随着量上去,利润就比较可观了。
缺点就是,你会这样,别人也会,最近两年,小米销量下滑,ov增长比较大,而且众所周知ov是同一家,再加上一加,我不清楚他们***购原件是否独立,但是他们的销量有足够资本跟上游厂商砍价,所以realme,iqoo,小米cc9一出,小米立刻被骂。这也可以理解的。
OV搞起了性价比,小米经营重点会不会转向小米生态?不重视或者放弃手机业务?
多个角度分析,小米丝毫不会缩减手机业务所占比重,反而会视为发展的重中之中。
第一点,利润。手机作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单品利润大,需求量大而且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变革的加快,必会带来用户换代加快从而带来需求量的提高,以及高端旗舰需求量所占比重的提升带来的单品利润的提高,可以说手机市场未来前景大好,发展空间不可想象。
第二点,认可度。小米的创立起于手机业务,凭借良心厚道的发展理念和个性鲜明的手机特色,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粉丝,手机的品牌形象也让小米公司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凭借手机在社会上打造出的良好品牌效应,带有小米标签的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目前来看,手机与生活密切度很高,关注度也相应很高,其他的业务哪怕做的更有品质和口碑也达不到手机所带来的关注效果,手机业务缩减所带来的,必然是用户流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认可度也自然会大幅降低,这样的不利局面必将是影响深远的。
第三点,掌控。最近‘万物互联’‘生态’这两个词很火,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手机在未来可能会成为生态的入口,万物互联的枢纽。目前手机能操控空调电视之类的设备只有带红外功能的可以,未来必将是手机通过网络的操控,很多家居设备一旦连接到网络,估计都可以通过手机来掌控吧。很多互联网公司都看到了这一点,马云会面黄章入股魅族就是例子。被阿里入股之后,魅族有几款手机搭载了阿里巴巴的yun os,最近有消息称魅族flyme8可能内置天猫精灵。阿里巴巴想要进入手机市场已经为时已晚了,手机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更何况在手机市场混的风生水起的小米,怎么可能自废武功去缩减手机业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