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进口电商平台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进口电商平台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谈谈对进口电商的认识?
指中国国内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经营者从海外购买商品,通过“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督方式代码1210 )和“直购进口”(海关监督方式代码9610 )入境的消费行为。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外贸”向国内引进海外产品的零售形式。
大致情况是,海外供应链企业向境内代理人提供供应链企业销售的产品信息,在天猫国际、京东全球采购、全球云仓等平台上展示。买方购买商品,卖方出货,通过报关、清关等一系列操作,商品通过国际物流或者国内物流送到买方手中。
2014年,在媒体、资本和政策的推动下,进口跨境电商突然“火的不得了”。当然,就算没有外界的推动,进口跨境电商这块蛋糕也足够“诱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58.8%;2014年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5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面对这样的一片蓝海,国内的电商大鳄坐不住了,纷纷跑马圈地,布局进口跨境电商。国外的电商巨头向来嗅觉灵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掘金中国的好机会。此外,那些一直觊觎电商的物流企业、支付企业也蠢蠢欲动,欲通过进口跨境,实现自己的“电商梦”。
进口电商主要有三大方面:
第一,跨境电商(这里主要指进口电商)的商业模式,基本确立了三大类别。第一类买手制,比如洋码头,海蜜。第二类平台入驻型,比如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第三类b2c自营,比如蜜芽,波罗蜜。其余类型比如抓取数据的整合型卖场,单纯比价的搜索引擎型卖场,这些都已经逐步被市场证明没有竞争力。
第二,跨境电商的商品流转,已经从2014年的直邮+转运为主,保税区为辅,发展为了保税区为主,直邮为辅。转运这个模式,因为并不受国家的监管,消费者群众基础也并不非常扎实,所以其发展力量正在日渐趋弱。
第三,跨境电商的商品品类结构,已经从2014年到2015年年初的单一品类爆款为主,逐步在向多品类,多爆款,甚至无爆款的阶段过渡。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正在越来越合理。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而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2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已达686.4亿元,跨境进口行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红利“行业。从区域来看,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后起发力,人均消费额不输于一线城市。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跨境消费者的占比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但随着更多二、三线城市跨境消费者的出现,虽然一线城市仍在TOP5之列,但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占比差距已由2015年的13%降低到2%~3%。
那进口消费者最在乎的,或者说跨境进口电商的竞争核心是什么呢?海淘的兴起原因是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的趋势是个性化(价值主张)、品质化和性价比。因此进口消费者最关注的是商品的丰富性、品质,他们虽不像传统消费者那样对价格极度敏感,但在乎钱花得值不值、到不到地方。对应到商家,那就是既要保证选品数量和质量,价格又要适中。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深度整合供应链。
当然,通常来说中小卖家都不可能拥有足够的资金和***去整合国际供应链,所以我一直的建议都是选择比较优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自己的支撑。优匙也是我安利过多次的平台,安利的理由就是因为它的供应链是目前国内三方服务平台中最成熟的。一方面,它依靠整合强大的海外***与技术实力,链接所有英国电子商务网站产品,涵盖了所有欧洲特色商品,选择面广。在优匙下单就相当于在英国电商网站下单,正品保证、不用囤货、随时***购,且真正实现海外同价、折扣同享;
另一方面,优匙的云供应链打通了海外清关、支付、境内外物流、[_a***_]、通关缴税一系列环节。商家只要下单,系统会自动形成订单,从英国发出,完成国内外物流,最后直邮到消费者手中。利用独有的海外***优势,商品从下单到抵达消费者手中只需5-10日,物流费用也控制在32元/公斤,且可一公斤起重。
总之,就是跨境进口前景好,但难度大,必须有外部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