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里扶贫电商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阿里扶贫电商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阿里巴巴的雨露计划菜鸟包裹是流水线吗?
- 阿里巴巴45亿投资农村电商平台汇通达,阿里为什么会看中农村市场?
- 拼多多阿里同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各自有什么扶贫妙招?
- 阿里巴巴承诺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扶贫,你怎么看?
- 数字农业事业部首亮相,阿里巴巴将如何改变中国农业?
阿里巴巴的雨露计划菜鸟包裹是流水线吗?
阿里巴巴的雨露***菜鸟包裹不是流水线。
“雨露***”就是帮助相对贫困的家庭毕业生尽快实现就有的部门***,而此次阿里巴巴也加入了助力行列中来,为这些家庭的毕业生提供了数字化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让他们能够尽快的有工作。
阿里巴巴助力“雨露***” 提供数字化高质就业岗。根据行动方案内容,阿里将通过发挥自身数字化平台优势,***跨境电商、物流、客户体验和数字智能等方面***并联动行业生态,优先为试点省份脱贫家庭毕业生,提供数字化高质量就业岗和能力培训的机会。
阿里巴巴45亿投资农村电商平台汇通达,阿里为什么会看中农村市场?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总感觉阿里急于在淘宝业务上发力。或许是因为天猫等已经遇到增长瓶颈,阿里想依靠淘宝实现再度扩张。因此,被阿里逐渐“淡忘”的淘宝重新成为了杀手锏。而阿里对淘宝的投入,看起来也是不遗余力的。
比如今年央视春节晚会就被淘宝“承包”,在春晚节目播放时,淘宝发放价值6亿元的红包和奖品。此外,淘宝还在2月11日到2月14四天里共发放4亿元现金红包。瞅瞅,10亿元就这么撒出去了。
除了唤醒人们对淘宝的记忆外,淘宝还在春节期间力推亲情账户,目标就是为了在中老年用户群体中拓展新生力量。此外,为了对抗拼多多,淘宝还推出了特价版,其主打邀请注册赚红包及九块九包邮。
而现在阿里对农村市场的再度关注,也是想将新零售业态继续在这一场深化。其实早在此前,阿里的农村淘宝策略已经颇见成效。目前,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业务已覆盖全国29个省700多个县30000多个村点。拥有超过100万的农民网商,孵化培育出160多个区域农业品牌,上线300多个兴农扶贫产品和23个淘乡甜种植示范基地,以及2100多个年销售额过千万的“淘宝村”。而且在去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脱贫基金,未来5年投入100亿元以振兴中国乡村。
此次阿里向汇通达战略投资45亿元人民币,其实就是为了加强农村淘宝的实力,继续在农村市场深耕。当然,更重要的是阿里想在农村市场践行新零售战略。如,阿里就是在“2018新零售·中国农村商业新生态紫金峰会”上战略投资汇通达,直截了当地表示农村市场是新零售的一部分。
在峰会上,还发布了由阿里巴巴和汇通达合作完成的首份《中国农村商业研究报告》。报告表明,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及新零售的下半场,都聚焦在了中国农村。而阿里和汇通达未来将在农村商品供应链、物流、云计算、普惠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协作。
虽然现在大部分农村发展不如城市,但是农村有广大的发展前景,农民未来将成为最吃香的职业之一,所以阿里提前布局农村电商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2017年我国的农村总人口为57661万人,比美国整个国家的人口还多出2.5亿人(2017年美国人口数量为322,76万人),所以农村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_a***_]因素实际增长7.3%,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拼多多阿里同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各自有什么扶贫妙招?
两者都在电商扶贫助农上做了很大贡献,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这一点是相同的地方。
个人认为有差别的地方不大,可能还是在于具体的扶持形式、措施上,拼多多可能在扶贫助农产品销售、宣传方面做的较多。阿里在普惠金融支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展现了作为。
阿里巴巴承诺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扶贫,你怎么看?
阿里投100亿在全国范围内扶贫,是一举两得的双赢战略布局。
现在,全国的电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城市内的网络购物送货上门,让城市人享受到网购的物有所值。
可拥有八亿农民的农村电商业务却相当落后,农民手中的大量优质农产品还是走老式购销渠道,中间商太多,农民网购还得去乡镇网点自取,往城市邮寄物品同样去乡镇网点办理,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网络购销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阿里,京东等这些巨头电商的互联网+业务的开展壮大和巨大经济效益!
马云,刘强东这些电商大佬不乏社会责任的自我担当,但既是商人就免不了在商从商,经商的目就是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马云投巨资扶贫和刘强东做树长扶贫,都是在补农村电商业务的短板,一旦他们投巨资把农村网点全面建立起来,把城市的工业产品通过各村网点直接送到农民手中,把农民大量优质水果,蔬菜和畜禽肉直接通过农村网点送到城市人的餐桌上,那才是马云等电商巨头们不止一个月挣十亿二十亿的问题,恐怕是翻着跟头每月挣上百亿,上千亿都不是问题!既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快捷便利,又给农村增加了就业和脱贫,既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也获得了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送给人玫瑰手留余香,名利双得的好事,马云自然当仁不让!
嗨!我是大熊。。。
马云在基金启动会上宣布,未来5年,阿里巴巴将投入100亿元到这项项目中去。
这让我想起了昨天回答的一个问题。
刘强东坐上了名誉村长,马云一直都是以乡村教师自居。
都是大佬都在为民服务,真希望咱们国家能多几个这样的大佬,脱贫指日可待啊。
其实马云一直都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帮助农民脱贫。
阿里的电商和物流已覆盖中国178个国家级贫困县,马云自己发起的“乡村教师活动”则致力于帮助中国370万乡村教师。
阿里巴巴发起的“超级课堂”和“淘宝大学”。利用在线教育和职业教育,让农村的大人小孩都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大大的好事,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方法、力度、深度。[好比牛在犁地一样,一个好架牛夫认牛,初牛力不到要鞭达(浅),壮牛力度正好,需要妖喝与鞭达,经验不是十足。(深)老牛只妖喝,它就能整齐齐梨好地,深浅适当。]
这个必须点赞呀!
阿里巴巴,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和更为强大的数据,可以发现市场的需求,如果能对口在贫困地区生产,并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出去。
这个对贫困地区是很好的帮助,能够提高当地收入。
现在帮助全国人民脱贫,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是大势所趋,是全国人们的期望。
任何一个企业,一个个人,都应该出力,出点子来帮助贫穷人口实现脱贫。
马云是公众人物,承诺不会当儿戏。农村地广人稀,100亿扶贫,是不是杯水车薪。偏远乡村青壮年大多在城里打工,买房,剩下的老人和留守儿童,送温暖还是送快递。
刘强东对河北省石头村精准扶贫,看得见,摸得着,利用电商优势为农民扩大销路,提高养植和种植,一年一台阶,五年达小康。而马云是在中国,模糊了概念,1千亿也不能也不能让全国农民脱贫。
马云的雄心壮志,为了步刘强东的后尘,可也不能凭着100亿遍地开花,应该以点带面,从最贫困的山区做起,贵州、云南少数民族做起,或许效果更好。马云赚够了钱,是应该回报社会了。
数字农业事业部首亮相,阿里巴巴将如何改变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数字化还是有利于发展的,也是必然的趋势, 阿里巴巴成立数字农业事业部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中国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农产品靠天吃饭,还需要解决保鲜技术问题,如果能使农民充分就业,农业产品畅销,农民可以更快脱贫,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大作用。
黑龙江五常大米原来滞销,加上***冒货特别多,经过阿里巴巴通过溯源技术严格控制假货,2018年销售额就达到6.6亿元,占全国大米销售额的22.82%, 带动就业10万余人。如果网上销售品质和信誉都有保障,那么农业电商前景非常广阔。
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互联网电商是控制性经营,比如亚马逊管控十分严格,线下必须有店,价格必须一致,加上配送费,价格是高于实体的,扰乱市场经营行为绝不允许,你有事不想出门就付高价网购,这是维护经营生态的原则,线上线下共生共赢。国内是电商超低价抢占市场,价格打开,比价效应下商家是微利经营,利润不足,只能从人工和材料上克扣,没有流量就没有销量,然后要付出没有止境的线上房租,最终只有电商寡头和后面的股东独赢,线上线下双输。马云如果真的是一个商业开拓性的领军人物,那么,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引进这种马云式经营模式来做大工商企业?
对我们来说,农产品更是利润低,流量是买不起的,如果强行介入电商,那么,低价竞价就会把农产品批发商搞垮,没有了批发商,一斤两斤低价竞价出来的农产品全国卖,怎么可能养活一家?